大数据令人恐惧的一面

滥用大数据将会让你最可怕的梦魇成真,除此之外,等待着你的还将是永无止境的政府监控、保险代理的”独裁”以及老板的”专制”。不管你喜欢与否,潘多拉盒已经打开—我们也已进入了数字监控时代。 保护你冰箱的隐私 保险代理会购买你的信用卡记录。他想知道你是否经常吃快餐、订阅了哪些杂志以及买过哪些处方药。 分析人员也需要通过你的购物行为来评估你是否是拥有良好理财习惯的客户。那些喜欢吃炸薯条的”问题”客户,他们的人寿保险费率很可能会提高,甚至还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因此如果你想保护’冰箱习惯’隐私的话,可以考虑用现金购买食品。 社交网络账号也是另一个重要个人信息的来源,而这往往是用户自愿公布的。就这一点而言,Facebook健康文摘的忠实读者们似乎更容易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眯,而那些热衷于前往Buffalo Wild Wings就餐的单身汉将可能成为保险公司的弃儿。因此,正确配置Facebook的隐私设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 与银行间的亲密关系… 银行同样乐意加入保险公司的行列以获取个人数据。你想贷款吗?银行通过对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了解他们的消费倾向:是将钱肆意挥霍在度假中还是更愿意用来购买高档品牌。银行想要了解你的程度胜过你的老妈。 银行向客户”强加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实实在在的财务后果:一旦银行认定你有花费超支的倾向,就可能会提高你的贷款利率。被归入’不可靠’清单的客户可能从未从银行贷款或享受过类似的服务,原因很简单,银行也从未向他们发过任何贷款产品的广告。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银行拒绝向那些’默认’不可能获得贷款服务的客户放贷,银行此举也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大数据下的职场生涯:美梦还是噩梦? 你可能正在遭受老板的监视:有一种软件可以让你的老板知道你是否有离职的打算,有时甚至连你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打算。此类程序能够预测哪些员工最有可能超预算消费。除此之外,数据分析还能找出那些拥有三个或以上社交网站账号以及使用默认浏览器更频繁地换工作的人(还有其它许多类似的观察数值)。 尽管整个理念听上去有些毛骨悚然,但有些公司的确已开始使用大数据做一些雇佣和晋升方面的决策。至于能预测你未来决定的软件—是不是有点像《少数派报告》中开头的场景? 此类程序标榜不含任何人类的偏见;但的的确确又是由人编写的。人类,本来就是存在偏见又容易犯错的生物。此前,就曾发生过因此类程序发出错误指示而拒绝优秀应聘者的案例。 小心,大数据下的营销! 营销领域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时同样难免出现错误。前几年,营销领域的一些失误常见于各大新闻报刊,因此也大众所了解。 OfficeMax就曾犯了个大错,该公司在寄给一名客户优惠券的信封上竟然赫然印有寄给”Mike Seay,女儿在车祸中丧生”的字样。大约在一年前,这名客户年仅17岁的女儿和她的男朋友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我们无法确定的是,公司在客户个人资料中保存这一敏感个人信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名声不佳的Target营销活动让人们不禁展开对”营销与个人隐私”话题的讨论,事情的起因是大型零售商Target在一名少女告诉家人自己怀孕之前透露了这个消息。该公司因为向少女寄送婴儿床和衣服的优惠券,使得她的父亲(也是未来的外公)意外获知了这一消息。 在这个事件后,Target营销活动开始变得隐秘起来,并决定向客户寄送各种优惠券以掩饰他们的’无所不能的超能力’。 “我们发现只要怀孕女性觉得自己没有被暗中监视,就会使用这些优惠券。她只要确保在她居住街区的每个人都收到了相同的尿布和婴儿床优惠券。只要我们没有特意发给她,就不会有问题。” —Target向《福布斯》杂志说道。 是否’较隐晦’的暗中营销就比”明目张胆”来得更好呢?可能会有助于缓解你的紧张情绪,但在现实中要想隐藏通过精确数据挖掘得到的信息几乎不可能。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Janet Vertesi和她的男友曾试图隐藏自己怀孕的消息,但结果证明这并不容易。 他们在线浏览婴儿产品时只使用洋葱路由;他们还要求朋友和家人不要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发布到Facebook和其它社交媒体平台上,并且尽可能只用现金购物。最后Vertesi在总结过去几个月自己为隐藏怀孕事实所做的一切时表示:”你必须得像毒贩一样暗中交易。”太可怕了! 保护客户数据…你在开玩笑吗? 所有这些贪婪的数据收集公司从而考虑过太多的安全问题。许多黑客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入侵这些系统。 有时这样的事件看上去非常愚蠢。到后来则是见怪不怪了。金融服务提供商Money

滥用大数据将会让你最可怕的梦魇成真,除此之外,等待着你的还将是永无止境的政府监控、保险代理的”独裁”以及老板的”专制”。不管你喜欢与否,潘多拉盒已经打开—我们也已进入了数字监控时代。

保护你冰箱的隐私

保险代理会购买你的信用卡记录。他想知道你是否经常吃快餐、订阅了哪些杂志以及买过哪些处方药。

分析人员也需要通过你的购物行为来评估你是否是拥有良好理财习惯的客户。那些喜欢吃炸薯条的”问题”客户,他们的人寿保险费率很可能会提高,甚至还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因此如果你想保护’冰箱习惯’隐私的话,可以考虑用现金购买食品。

社交网络账号也是另一个重要个人信息的来源,而这往往是用户自愿公布的。就这一点而言,Facebook健康文摘的忠实读者们似乎更容易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眯,而那些热衷于前往Buffalo Wild Wings就餐的单身汉将可能成为保险公司的弃儿。因此,正确配置Facebook的隐私设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

与银行间的亲密关系

银行同样乐意加入保险公司的行列以获取个人数据。你想贷款吗?银行通过对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了解他们的消费倾向:是将钱肆意挥霍在度假中还是更愿意用来购买高档品牌。银行想要了解你的程度胜过你的老妈。

银行向客户”强加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实实在在的财务后果:一旦银行认定你有花费超支的倾向,就可能会提高你的贷款利率。被归入’不可靠’清单的客户可能从未从银行贷款或享受过类似的服务,原因很简单,银行也从未向他们发过任何贷款产品的广告。

https://twitter.com/nathansnewman/status/577794439659307008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银行拒绝向那些’默认’不可能获得贷款服务的客户放贷,银行此举也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大数据下的职场生涯:美梦还是噩梦?

你可能正在遭受老板的监视:有一种软件可以让你的老板知道你是否有离职的打算,有时甚至连你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打算。此类程序能够预测哪些员工最有可能超预算消费。除此之外,数据分析还能找出那些拥有三个或以上社交网站账号以及使用默认浏览器更频繁地换工作的人(还有其它许多类似的观察数值)。

尽管整个理念听上去有些毛骨悚然,但有些公司的确已开始使用大数据做一些雇佣和晋升方面的决策。至于能预测你未来决定的软件—是不是有点像《少数派报告》中开头的场景?

此类程序标榜不含任何人类的偏见;但的的确确又是由人编写的。人类,本来就是存在偏见又容易犯错的生物。此前,就曾发生过因此类程序发出错误指示而拒绝优秀应聘者的案例。

小心,大数据下的营销!

营销领域在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时同样难免出现错误。前几年,营销领域的一些失误常见于各大新闻报刊,因此也大众所了解。

OfficeMax就曾犯了个大错,该公司在寄给一名客户优惠券的信封上竟然赫然印有寄给”Mike Seay,女儿在车祸中丧生”的字样。大约在一年前,这名客户年仅17岁的女儿和她的男朋友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我们无法确定的是,公司在客户个人资料中保存这一敏感个人信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名声不佳的Target营销活动让人们不禁展开对”营销与个人隐私”话题的讨论,事情的起因是大型零售商Target在一名少女告诉家人自己怀孕之前透露了这个消息。该公司因为向少女寄送婴儿床和衣服的优惠券,使得她的父亲(也是未来的外公)意外获知了这一消息。

在这个事件后,Target营销活动开始变得隐秘起来,并决定向客户寄送各种优惠券以掩饰他们的’无所不能的超能力’。

“我们发现只要怀孕女性觉得自己没有被暗中监视,就会使用这些优惠券。她只要确保在她居住街区的每个人都收到了相同的尿布和婴儿床优惠券。只要我们没有特意发给她,就不会有问题。” Target向《福布斯》杂志说道。

是否’较隐晦’的暗中营销就比”明目张胆”来得更好呢?可能会有助于缓解你的紧张情绪,但在现实中要想隐藏通过精确数据挖掘得到的信息几乎不可能。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Janet Vertesi和她的男友曾试图隐藏自己怀孕的消息,但结果证明这并不容易。

https://twitter.com/cyberlyra/status/460480470644711424

他们在线浏览婴儿产品时只使用洋葱路由;他们还要求朋友和家人不要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发布到Facebook和其它社交媒体平台上,并且尽可能只用现金购物。最后Vertesi在总结过去几个月自己为隐藏怀孕事实所做的一切时表示:”你必须得像毒贩一样暗中交易。”太可怕了!

保护客户数据你在开玩笑吗?

所有这些贪婪的数据收集公司从而考虑过太多的安全问题。许多黑客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入侵这些系统。

有时这样的事件看上去非常愚蠢。到后来则是见怪不怪了。金融服务提供商Money Shop损失了两台服务器,原因是其忽视了自己的安全准则。Money Shop既未删除老客户的资料,也没有采取适当的加密措施,而且服务器就摆放在没有锁门的房间内—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进去拿走服务器!公司最近就因潜在欺诈行为以及让客户遭受财务损失而被罚27.85万美元。

令人悲哀的是,事实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银行不是,医院不是,更不用提大型港口。网络犯罪分子已成功入侵类似像家得宝、Target、摩根大通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这样的大型组织

Ashley Madison网站激情不再:用户数据终遭泄露

Ashley Madison最终还是未能阻止黑客公布该网站的用户个人数据。2015年8月18日,黑客在线公布了近10GB的遭窃数据。现在任何人都可以从黑暗网络下载这些记录,包括:邮箱地址、信用卡交易记录以及3200万Ashley Madison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 让我们回顾整个事件始末:这家偷情网站在7月份遭到黑客入侵。攻击者指责Ashley Madison欺骗消费者,并要求其母公司Avid Life Media立即关闭这家网站。由于ALM的团队拒绝按照黑客要求关闭网站,网络攻击者们(他们自称”Impact Team”)因此公开了ALM客户的隐私。 我们已经解释了ALM和网站会员的愚蠢以及欺骗行为。现在,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数据。请记住,网站精心伪造了数千份女性个人资料。我们将对Ashley Madison伪造用户资料的行为提起法律诉讼;男性用户的真实比例占到了90-95%。即使你的丈夫(男朋友)注册了世界上最大的偷情网站,讽刺的是他很可能从未与真正的女性”偷情”过。他只是试图”偷情”,但可能从未成功,如果你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区别的话。 这些男人实在够倒霉,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偷情但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泄露了自己的隐私。ALM做得太不厚道,你从未向用户兑现过保护他们个人隐私的承诺… 你看到有趣的统计数据,黑客宣称该偷情网站注册用户的男女比例大约为6:1。那问题来了:这是否意味着许多用户从未通过该网站有过一次成功的”偷情”? 泄露的数据已引起从记者和社会活动家到普通百姓几乎所有人的兴趣。比如,喜欢刨根问底的用户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令人好奇的邮箱地址。事实证明,对于偷情的热衷,政府雇员完全不输于普通民众。有些人甚至还在这份清单中找到了托尼•布莱尔(英国前首相)的邮箱。但由于ALM从未验证用户邮箱,因此许多邮箱地址很可能是伪造的。 有些发现可能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最高可能处以一年的监禁。正如《华盛顿邮报》提到的,在军队中偷情属于犯罪行为,你可以看到有数千名Ashley Madison用户都使用了后缀是.mil的邮箱地址来注册账号。当然,除军人以外的用户也将承受毁灭性的后果。 Ashley Madison对此予以了激烈的回应:本次事件绝非仅仅是黑客入侵行为,更是一种犯罪行为。这是针对AshleyMadison.com个人会员以及任何选择在线进行完全合法活动且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一种违法行为。 公司承诺”不会坐以待毙”并将继续与执法机构展开合作以找到这些网络犯罪分子。与此同时,受害用户应检查自己的邮箱地址是否出现在了外泄记录中,尽力缓和事件所带来不良后果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深思—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