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37 文章

微软HoloLens:未来触手可及

在微软的年度开发者大会- 微软Build 2015上,HoloLens在首日的展示中获得了极大的关注,HoloLens在台上看上去令人惊叹。从底下观众的即时视角来看,他们只看到了一群人戴着头盔在那边摇头晃脑。然而,如果他们能够透过体验者的视角观看播放头盔视频的显示屏的话,就能看到一些亦真亦幻的美妙画面。

我们为什么需要5G网络?

5G网络标准化目前只是处在规划阶段,预计最早也要到2020年开始部署(这也是为什么即将制定的5G网络标准目前被正式称为 “IMT-2020″的原因)。尽管各国并未明令禁止使用”5G”一词用作市场宣传,但这并非是真正网络标准的名称。目前,”5G”只是用来表示”第五代”移动网络的意思。

海事无人机:飞行、航行和潜行

近期,全球各国都在加紧建设可自动巡航的无人驾驶船队,以执行各种水上、水面以及水下任务。尽管目前全球范围仅有数百艘无人驾驶船正在运营之中,但海运业对于海事无人机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其未来的潜力甚至更加不可限量。 巡逻、侦查和监视 航运业和各国海军通过部署无人机和无人潜艇以执行巡逻、侦查和监视任务。在韩国釜山,类似的机器人已被用于对港口和码头附近区域进行监视的工作,从而帮助执法人员打击非法停靠船舶,以避免造成海上事故。 日本计划将于2018年开始尝试全面使用此类海事机器人。有关当局希望无人机能够帮助对船舶和天气进行监视,从而提高本国当在无人岛周边发生灾难和意外事故时的响应能力。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在考虑是否应在美国海岸线部署无人机,从而协助解决海上事故以及执行其他任务。 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则利用无人驾驶直升机在加拿大北部布满浮冰的海域航行。就在最近,一艘加拿大散货船借用了这一技术,开始使用小型无人机拍摄前方危险区域的航测图。 无人机也能被用于侦查海盗以及以同样方式搜寻浮冰。由于索马里海域海盗猖獗,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值得考虑。此外,无人机还能成功运用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工作。在2012年,无人机帮助执法人员在南非海狗栖息地成功抓捕了非法捕猎者。自2011年以来,无人机通过每次最长达16小时的巡逻,保护了栖息于加拉巴哥群岛海域的鲨鱼免于被偷猎者捕杀。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无人机还可执行海上平台和钻井的远程安全监视任务。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需要获得准确的海上环境数据来源。无人机能实时交付包括:渗漏和容器泄露检查、气象状态以及水下通讯方面的测量值。Liquid Robotics Oil and Gas是该领域的一家著名公司。其客户包括了康菲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等。 扫雷?就让无人机去完成吧! 海洋中的水雷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其中大量来源于之前的战争,同时每年也有数量庞大的水雷被放置到海洋中。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国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清除海洋中水雷隐患的原因。 而机器则能执行此类任务。无人潜艇可以代替人类进行这样的危险工作,从而将人类的危险降到最低。无人潜艇已帮助意大利海军拆除了二次大战所遗留的水雷。在未来,无人潜艇还有望完全脱离人类协助执行这样的任务。 船上灭火以及应对其他灾难 在一艘过去曾服役于美国海军的舰艇上,展示了一架微型无人机是如何在黑烟滚滚的狭长走道中搜寻幸存者以及火源。该项测试显示一架小型无人机可以快速收集数据,从而为灭火和救援工作起到指引作用。 此外,无人机还能以同样的方式检查危险化学品罐并寻找是否有裂缝、泄露以及其它瑕疵。 一年前,劳斯莱斯的蓝色海洋(Blue Ocean)研发团队宣布计划设计巨型无人驾驶货轮。货轮上的海员不仅增加船重还占用大量空间,此外每天还需支出数千美元的花费(总运营费用中工资占了近一半),绝大多数海上事故也都由海员造成。机器人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种非常特殊的机器人 一些奇特的无人机被创造出来旨在达成非常特殊的目的。例如,这种既能航行又能飞行的无人机其设计灵感源于鸭子。但却被设计成了一种极为强大的”水下猎人”。另一种有趣的机器人由波音和Liquid Robotics laboratories联合研发。该种海洋无人机被称为传感器承载自动化远程艇(SHARC),可持续对海面船舶和潜艇进行监视长达一年之久。SHARC还可用来对侦查海上毒贩以及军事目的。 正如你所看到的,无人机不仅仅只能用于军事目的(例如海军)。海事无人机能解决海上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该技术发展前景可谓非常广阔,这也不禁让我们对它的未来产生无限憧憬。

十大意想不到的大数据项目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同时也潜力巨大,这也让我们不禁想搜寻并向读者介绍全世界各地的大数据项目。在本文中,你将能了解到那些使用目的各异,且不乏严肃、有趣甚至令人惊讶的大数据使用案例。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赏析一番吧! 那么,大数据能帮助我们… #1.从互联网上精确搜索想要的内容 可能你从未想到过Goole、雅虎、Yandex、必应以及其他搜索引擎正是利用大数据来挑选你搜索查询的结果,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搜索引擎需要处理数以万亿的网络对象并分析数十亿人的在线行为,从而精确了解他们的搜寻内容。这些科技巨头自然在许多领域成为了数据分析的先驱者,并推出了大量与大数据相关的产品。 #2.畅行都市,远离交通拥堵 例如,Yandex公司在不断增强其数据分析技术的同时,决定从换个角度来使用他们的数据。这最终使Yandex.Traffic解决方案孕育而生。该技术能够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析,继而在城市地图上实时显示交通状况。 #3. 拯救濒危动物,抓捕偷猎者 偷猎者对于濒临灭绝的孟加拉虎的盗猎可谓屡禁不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们的骨头有药用的价值。这些偷猎者对于孟加拉虎栖息地每一处的地形都了如指掌,因此执法人员很难抓到他们,但却可以借助…大数据。 #4. 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环保 纽约市由于一些古树年代久远且缺少照料,时常会倒下砸落到市民头上或造成财产损失,有关部门因此而焦头烂额。现在,大数据将教会他们如何保护”城市森林”。 #5. 了解印度料理为何如此独一无二 科学家通过对大量食谱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全世界各国的料理中,食材搭配都非常好—除了印度料理以外。 #6. 在非洲与疟疾流行病作斗争 由Google资助的一项大型项目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全球健康问题。许多即使居住在偏远地区的非洲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他们可以通过文本数据发布他们服用药物情况,从而使科学家能够追踪疾病的传播范围以及治疗方法。 #7. 种出理想的圣诞树 科学家通过连接超过15个大型种植数据库的基因、物理和环境数据,从而研发出能够种出更好的农作物、植物以及理想圣诞树的工具。 #8. 了解我们的语言充满了幸福感 事实证明,全球各地语言所含的积极正面的词汇数量要多于消极负面的词汇,且会让人感觉幸福。 #9. 让体育比赛变得更加富有乐趣 职业体育教练利用大数据来制定战术、训练球员以及设计合理的食谱,甚至与体育迷之间的互动都能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10. 改善工作条件

生化人日记第003篇–如何绕过智能手机密码

自从亲身参与生物芯片试验以来,最令我感到失望的可谓是苹果对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态度。或者更直接地说,苹果公司妄图夺取在其平台使用NFC技术的控制权。 每一部iPhone 6手机均内置有NFC芯片,但除了苹果自身以外不允许任何其他第三方开发者使用,因此也无法针对苹果的NFC开发第三方应用程序。苹果对此的解释可谓意料之中:来自库比蒂诺(苹果总部)的家伙们积极推广其拥有专利的Apple Pay免触支付服务,并使用这一简单的技巧以避免任何可能威胁到其新平台的竞争。在iPhone 6刚刚推出之际,我即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但对于植入手内芯片的话,这完全又是一回事了。正如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所说的: “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自己的路,他的惩罚是第一个看见黎明。” 未来即使一流的生物芯片技术都无法适用于所有人 在偶然发现我手内植入的微芯片无法与我的iPhone手机交互后,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未来即使一流的生物芯片技术都无法适用于所有人。此外,还有很大可能被用于操控用户。 如今,物联网正蓬勃发展,而专为这一理念而构建的基础设施也正在加紧部署,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平台、协议和标准。就这一点看来,’先来先得’的规则在这里完全适用。那些刚好目前正在高效开发或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这一技术的公司而言,将获得抢先起步的优势,并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没有一家公司将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一无可匹敌的优势。 事实上,如今的高科技巨头们并非是想着如何重新定义市场:而是设法”驯服”消费者,并牢牢地将自身产品与用户捆绑,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当然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而言,并不会对此关心太多:如果这个不适合的话,就换另一个好了。但对于我自己以及未来将装备更加完美生物和神经植入芯片的仿生人而言将非常关心这一问题–因为这不再是仅仅换一个那么简单。 因此,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地铁内的自动控制化认证系统可以与植入我体内的生物芯片兼容,但是公交车站忽然决定部署另一种类型的闸道系统,我将不得不(听起来有些奇怪)决定选择以后应该乘坐哪一种公共交通。 我甚至还没有提到跨境旅行的问题,以及一旦本国居民碰巧与另一国的基础设施’无法兼容’又该怎么办。可能我有意夸大了这些潜在问题的规模性,但我希望你们能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意思。 为了进行试验,我使用了一部安卓智能手机(HTC One M8)和一部Windows智能手机(Nokia Lumia 1020) 植入生物微芯片的时间越长,我对于未来的展望也更加谨慎。我们将妖怪从瓶子里放出来,但却未准备好迎接伴随而来的结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在各个层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最高层面的决策。就在我设法利用目前可从Google Play下载的NFC应用程序进行试验时,我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但却受制于安卓基础设施。 芯片本身运行完美,绝无差错:使用方便且不会产生任何故障或延迟。智能手机却是另一回事了。我再一次建议Google安卓团队应该反复设计在NFC应用程序内使用的代码。有时候,在对芯片内存进行一系列的读/写操作后,智能手机则完全停止对芯片的识别并需要重新启动。有时候,NFC应用程序会卡住或甚至终止运行。换句话说,这一技术目前还相当不成熟(不成熟的地方遍布各个方面)。 但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是关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使用案例:通过生物芯片解锁智能手机。在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进一步加深了我的担忧。 为了试验的目的在这里我安装了一款小型应用程序— TapUnlock: 我通过对植入我手内的生物芯片进行编程,使得每次触碰智能手机后即可让屏幕自动解锁(例如,从手中拿走时)。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密码被一种独一无二的密钥所取代,而该密钥却保存在植入你皮肤下的芯片内。我对这一简便且优雅的方法激动不已(尽管只是第一天): 但随后应用程序就卡住了,而且…好吧,可能是设置时出问题了(快速分析后证实包含所有已用密钥的文件奔溃了)。 原因,其实无关紧要。问题的关键是智能手机可能无法进行这样的操作,因为没有要求输入密码就无法解锁。没有一种可替代方法可解锁屏幕,就算重启也无济于事。最终,我手上的只是一块毫无用处的塑料而已。而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极具开拓性的方法:可以轻松绕过这一保护措施!你无需是一名黑客–你唯一必须掌握的技巧就是对现代手机操作系统的原理有所了解(这里指的是安卓系统)。安卓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系统,主要原因是不允许第三方开发者篡改其内核。 而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极具开拓性的方法:可以轻松绕过这一保护措施!你无需是一名黑客–你唯一必须掌握的技巧就是对现代手机操作系统的原理有所了解(这里指的是安卓系统)。安卓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系统,主要原因是不允许第三方开发者篡改其内核。 通过对开发进程和标准的完全控制,Google可以确保其内核以及本地应用程序的稳定性。但对于第三方开发者,系统总是保持警惕状态,这也是为什么Google允许用户删除任何存在延迟、bug以及烦人的应用程序的原因。

Apple Watch和其它智能手表

每当看到那些生产普通电子产品的非垂直整合科技制造商因听到有关苹果即将进军另一个产品类别的传闻而紧张不安的时候,总是让人感到非常有趣。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缺乏自己的平台以及用户体验。此外,这些公司还总是想通过闭门造车力图赶上那些永远引领科技最前沿的公司,但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这里请原谅我开玩笑式的幸灾乐祸。 Apple Watch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一听说苹果即将发布Apple Watch,包括三星和阿尔卡特在内的众多高科技公司立即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匆忙地赶制出一些半成品的所谓”智能手表”。有时候,在苹果发布新产品之前,往往这些公司早已推出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类似产品,尽管可能外观看上去非常精美,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各种漏洞和缺陷。 就这一点而言,我不得不提到在201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所发布的两款智能手表:LG Urbane LTE和Huawei Watch。这两款智能手表均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和极高的评价。有些人甚至评价后者为外形最精致的安卓可穿戴设备。可惜的是,单从设计角度而言这两款产品可谓彻头彻尾的失败作品。 人们总是最先会关注到外表,但设计并非只是外表好看而已,还需要考虑到戴上后的感受以及感知,还有就是人机交互的功能。如果从这个角度看Huawei Watch的话,再考虑到所有安卓可穿戴设备的潜在问题,你就会立即发现其中存在众多的缺陷。 苹果公司设计师乔纳森·伊夫于近期向消费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圆形屏幕并非是最理想的用户界面形状,因为许多屏幕空间会因此而被浪费。可能的解决方案则是将选择项目放大,就如同Dock工具栏在Mac OS X系统内的工作方式。但1)Google的材质设计避开了拟物化设计;2)这一解决方案将无法适用于其它许多场合,例如:显示带二维码的登机牌。 LG的Urbane智能手表的设计则要合理许多,除了部署了网络操作系统资源,同样也采用了圆形用户界面,但看上去似乎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并针对特殊硬件进行了适当调整。但可惜的是,类似于发短信和打电话的功能在圆形屏幕上依然看着有些变扭。为什么有人在智能手表上需要有蜂窝网络连接功能呢?Omate还是其它设备?原装电池的电量似乎也不足以长时间使用这些功能。 这两款智能手表均存在重大缺陷:设计得过于中规中矩,毫无智能亮点。过于突出的边缘以及又长又厚的表带看上去感觉过于男性化,让人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屏幕显示上!作为一款智能手表,屏幕显示的功能才是其核心所在。 有些评论家以下面的Huawei Watch图片作为证据,说明相比Moto 360而言其外观要酷得多。但于我而言,这却是一个反面的证据:摩托罗拉的设计师显然更为出色,因为他们对于何谓”智能手表”有着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但苹果却拥有更为顶尖的设计师,他们”无情地”将所有不适用该产品特性的元素全部摒弃。 目前所有安卓可穿戴设备以及其它智能手表产品似乎是专为那些极客而量身定制的,这类人根本无需了解产品的价值、功能以及该产品类别的潜力。似乎苹果将再一次在整个市场上掀起营销风暴,小心翼翼并耐心地将其产品推广给普通消费者,从而大幅拓展其目标市场。苹果将因此收益颇多:就算苹果最终只获得了10%的市场占有率,但就这10%的消费者将能为苹果带来超过50%的利润。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有好的地方,他们并不会对售价仅为19.99美元的电子产品抱有太大的功能期望。他们一直会等到相关功能技术都成熟以后才会出手购买,例如:工作出色、整体体验良好以及日常使用方便等。在其它方面,还可能将LTE技术引入智能手表:事实上还是有些为时尚早,主要是考虑到现有蜂窝网络的覆盖密度以及智能手表电池的技术水平。WiFi是最佳的折中解决方案,Google已在研究中,预计下一次对安卓可穿戴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时会将WiFi功能加入其中。 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蜂窝模块就永远也不会出现在Apple Watch上。恰恰相反,苹果习惯于将每一种新产品类别与另一种功能更为强大的产品类别相连接,随后再逐步分离,这方面早已有成功的过往案例。起先,消费者必须有一台拥有成熟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才能拥有并使用一款便携式的苹果设备。目前,无论是iPod touch、iPhone还是iPad只需在iCloud的帮助下,即可完全独立开启、设置和运行。 对于那些以浏览内容为主的用户而言,iPad早已成为了苹果笔记本电脑完美的替代品。苹果并不担心Apple Watch会冲击到苹果其它产品的销量,因为Apple Watch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为一款”独立自主”的解决方案,超越iPhone甚至完全取而代之。苹果产品的演变路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 而可穿戴设备何尝不是通往”生物技术大门”的一个中转站呢。生物技术作为一项产业,显然将在提高全球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超越IT行业,让某些人和企业变得非常非常的富有。目前成套的内置传感器以及开放ResearchKit源代码的举措表明了苹果已经明白这一未来趋势即将来临,而在即将到来的科技变革面前每一家科技公司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生化人日记第002篇—”四处移动”的植入芯片

在我”生物芯片体验之旅”的头两周里,我还有时间细细考虑一些问题。但随着来自社区论坛的各种问题如洪水一般涌来时,我有些应接不暇:一两个问题不会影响到你的思考和专注力,但如果不断有问题和建议向你提出,且长时间持续处在与试验有关的方方面面问题的热烈讨论中,这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有时这些问题会引起激烈的争辩,问题从情绪舒适到宗教话题无所不包。 我从未对自己所做的事后悔过。恰恰相反:如此数量众多的问题以及各式各样的讨论主题,足以证明整个试验活动并非是徒劳的工作–原因在于这一技术的确存在一些争议。为了避免电影《银翼杀手》中的剧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对这一技术认真地进行改进、重新规定和纠错。 首先,我要说的是有关形状因素的话题。对皮下植入芯片存在的感觉是你第一需要习惯的事情。 事实上我并没有常常感到它的存在。可能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这个位置并没有太多的神经末梢,或者只能说是手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芯片似乎已在里面”安了家”,即在这个部位的一小块皱皮内”安居了下来”。 但有时候,我还是能真真切切感觉到它就在我的手里面:例如,在举杠铃或搬杂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在这种时候,我能感到芯片在我的手里面向一侧移动,可能向食指方向移动了几毫米。 有时候,在我晚上醒来时,会发现芯片又转移到了另一个位置。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它可移动的最大距离范围相当于一个5美分硬币的直径。 就这样生活了两周后,我必须做出如下声明: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我将在这一系列专题博文的下一篇中介绍其最初的优点),但我们最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的事情!—是芯片的形状因素。 我们目前所用的生物芯片外观上看起来像这样: 芯片外壳采用光滑且坚硬的USP级别的生物可相容的玻璃材质,不会引起鲜活肉体的腐坏,保存有带基础逻辑功能的小型电路:读写块和记忆块,可在射频识别接收器范围内被激活。 这意味着芯片必须十分靠近目标装置才能被激活,比如地铁闸道口或信用卡读卡器。 通常情况下芯片工作良好。然而,其形状因素更适合于无缝注射,但如果想在皮肤下存放更长的时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那应该将芯片植入哪个位置呢,可以问问达·芬奇 事实证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这个位置并不是植入芯片的最佳区域,因为从实践中看并不太方便日常使用。例如,在穿过地铁闸道口时,我本能地想用拳头或手腕做一个滑动的手势或触碰读卡器。 我起码触碰了各种读卡器超过1000次,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生物芯片也必须经过与移动应用程序类似的可用性测试以及用户体验试验方能广泛应用,其灵感源于很久以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关于这一点,我喜欢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 “事情应该力求简单,不过不能过于简单。” 在将芯片植入我的手内后,这意味着每次用手刷读卡器时都必须扭动自己的手。因此我们将来的设计必须少用这个变扭的动作。芯片植入的部位必须能实现与眼前或手臂伸展长度距离的任何设备舒适地进行交互作用。我认为达•芬奇在他的传世名作《维特鲁威人》中已给出了暗示。 当我走在地铁、办公楼和购物中心时(该芯片仍然无法作为门卡使用,但读卡器会对它做出反应,这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目光),我终于想出了最适合植入芯片的人体部位: 最方便植入芯片的区域应位于手背的最中心位置。如果芯片能够植入到这个位置,被植入者无论是解锁、在POS机终端支付、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交互还是进入公共交通闸道口(至少是公交车进入闸道口,不是那种安装在地铁进口的装置)都将十分方便。 #2在我个人列出的芯片最佳植入手部区域清单中,小拇指和手腕之间的位置也成为了首选的方案:如果你握紧拳头的话,你正好可以看到一小块起皱的肉,我认为这个地方适合植入芯片。 #3最方便的芯片植入区域通常位于指关节之间。因此这样的话,想要与读卡器进行交互,你只需本能地轻轻用拳头敲一下即可。 实际中,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想要大力普及某一个固定植入部位,我们需要统一全球世界的读卡器。 尽管我们正在努力之中,但要真正实现并非易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构造都完全不同:无论是身高,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四肢不健全或者根本已丧失手臂。 想要迎合各种人群的利益,我们应该植入多块芯片,如此这些芯片才能进行交互并执行各种任务(如同小型的局域网),或芯片应该能在数厘米以外的区域运行。 从技术角度讲,第二种方法看似可行,但需要考虑额外的安全风险:潜在的网络攻击者完全可以通过使用定向天线远程访问芯片之间的共享数据—这一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通过蓝牙的黑客入侵。 如果你试试植入芯片后手拎重物,我担保你一定会选择第一个方案。如果在植入芯片之前有人问你选择哪个方案的话,我猜你也会选择第一个。 生物芯片必须扎根体内 但选择芯片植入位置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已。还记得我曾说过芯片时常会在皮肤下移动吗?这一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通过将所有我的产品管理技巧与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理论相结合,想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为了使芯片变成绝对的用户友好,必须对它的外形进行改造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需要芯片能够随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芯片植入之前和植入过程中; 芯片植入之后;

生化人日记第001篇:有关将芯片植入体内的故事

有一天醒来我发现手上的多了一片创可贴,贴在了我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一个小伤口上。那是我前一天参加跆拳道比赛时留下的伤口。前一天我去哪儿了,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慢慢地,一连串的画面在我的脑中一一浮现:闪光灯、观众的欢呼声、刺鼻的防腐剂味道以及手持特殊注射器的纹身男。 “好吧,再没有任何退路了。你不是想改变这个世界吗,就去做吧!”我这样想着。我最终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NFC生物芯片植入到我的皮肤下面。 没错,这些完全是好莱坞式的电影情节: 但在现实中,远没有那么酷和简单,这是我在此次试验中最先体会到的。为了植入芯片,你需要一支3毫米粗针管的特殊注射器。比医用常规针管要粗得多。 在这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麻醉剂。注射师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并说了些 “如果你能握紧拳头的话就不会感觉痛。让我们开始吧!”诸如此类的话。当我还在努力理解注射师所说的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注射针管已经扎进了我的手。我好像听到了钢制针管在我皮肤下注射的声音。 整个注射过程仅用了5秒钟都不到。其疼痛感就相当于抽血化验的感觉—手指、血管和屁股同时产生疼痛。所以下一次的话,最好还是进行局部的麻醉(起码喷雾麻醉)为妙。 不错,下次必须使用麻醉剂。显然,与芯片植入技术有关的问题不计其数,如果都写在纸上的话,拼起来的话将比整个银河系的面积还要大。为了解决其中大多数的问题,我们将需要开发新一代的芯片,但必须要基于早期接受者的反馈才能不断更新升级。 为那些非专业领域人士以及第一次听说的人准备的补充说明:就在几天前,在SAS2015峰会上我们将来自全球最顶尖的安全信息专家、领导者以及数名卡巴斯基实验室员工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皮肤下植入芯片的试验。 一同参与试验的还有两名志愿者:我自己和卡巴斯基实验室欧洲人事部主管Povel Torudd。Povel Torudd是瑞典人,但目前居住在伦敦。 这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芯片呢?它是一个极小的(大小仅为12 x 2毫米)微型装置,最多可储存880字节内容,一旦植入后能与周边高科技设备进行交互作用,包括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程序、笔记本电脑、电子锁、公共交通进入闸道以及各类物联网世界的例子。所有交互过程均采用无线技术,触摸即可启动。 正如往常一样,’植入芯片’的主意是大家在酒吧一边喝酒一边讨论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定下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可能是第一个受大型机构资助的俄罗斯人生控体,该机构与本次试验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我和Povel是在SAS2015峰会之前3个月才决定参加’芯片植入’试验的。还是在酒吧:我们坐在一起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讨论着互联网的发展。谈论的话题包括:互联网的显著优势以及诸如技术陈旧的一大堆互联网缺点,而陈旧的技术之所以还在使用的原因可以引用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编码宝典》科幻小说中一句最经典的台词’摩多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 道理很简单,老的技术通常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和了解,且上手操作简单;此外所有目前的电子和软件技术在现有框架内建立和测试。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公司的利润空间也已被压缩得很小以至于只有采用量子学技术才能计算出来,而一旦新开发技术发生与老技术不兼容的问题,你的公司将立即被打回原型。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长期以来都使用密码认证的方法,关于所存在的缺陷,所有信息安全行业业内人士都已达成了共识。 在酒吧我们一直畅聊到了深夜,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我们认为现在到了表明立场以及改变世界向更美好方向发展的时候了,而且是以一种激进和大众时尚的方式来展示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假设不会受到所谓30年更新循环期的影响)。并没有任何人强迫或要求我们将芯片植入体内,同样参加此次试验也是毫无报酬和自愿的。 对于生物体与计算机之间的协同效应我深表关切–未来不可避免将面对–这将使仿生学成为高科技的一个分支。问题在于许多现代技术在开发时,不可避免地都疏忽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卡巴斯基实验室欧洲研究人员David Jacoby只花了极短的时间就成功入侵了自己的智能家庭。 然而,一台联网的咖啡机或智能电视根本无法与人类生物体相提并论。我对参与该试验志愿者的要求有两个:一是能够了解该技术的优点,二是能发现其缺点和漏洞。随后通过将一些相关保护方法概念化后,在有生之年将其开发成形。 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如何避免我们的后代成为仿生网络犯罪分子手下的受害者—这样的事情迟早将会发生,统计数据将会告诉我们一切。 从理论上说,大范围应用体内植入芯片依然至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未来不仅可能会被用于打开办公室和家里的大门以及车门,还可管理数字钱包以及无需密码的情况下开启设备(芯片本身可以作为标识符使用)。如果高科技继续高速发展的话,密码保护方法将很快消亡。 此外,植入芯片也可用于重要个人数据的加密存储器,包括:医疗记录、个人档案以及护照资料等内容。其好处不言而喻,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的话,你就能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以及因为什么原因访问了这些内容–当然是为了个人隐私考虑。 对于我自己来说,还确定了本次试验的五大目标:

量子塑料卡片:洞察未来信用卡趋势

在我们最近的一篇博文《银行卡欺诈:针对ATM机的犯罪活动》中,我们介绍了”盗读者”们如何通过其独特的犯罪手段轻松窃取我们的卡内资金。这一犯罪活动之所以依然猖獗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仍然使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银行卡安全系统技术。卡内磁条上的数据以’纯文本’的形式编写,而PIN码只是一段很短的安全数字,因此非常容易被盗。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是唯一保护您银行账户的安全措施。 毋庸置疑的是,金融业每天都因各种欺诈活动而遭受巨额的资金损失,因而他们正不遗余力地部署更为先进的交易安全技术。 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技术非启用芯片的银行卡(或被称为EMV卡)技术莫属。随着欧洲和加拿大大范围采用这一技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复制卡犯罪案数量得以大幅下降。使用读卡器的”盗读者”们不得不转战EMV卡还未普及使用的美国和亚洲地区,以寻求作案机会。 然而,先进的EMV系统可能会对银行卡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是理想选择也无法保护任何所能想象到的威胁—假设盗读技术依然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银行卡。 那未来到底会有哪些类型的银行卡呢?让我们共同一探究竟。 密码和回答 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再加一层安全保护—比如广泛运用于互联网的双重认证方法。 当在线支付时,除了银行卡背面的CVV2安全代码以外,持卡人还需输入随即生成的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手机的、ATM打印的或由银行授权硬件工具生成的代码。如果涉及金额很大的话,双重认证还可以被用于离线交易。 带集成显示屏的银行卡就部署了类似的认证方法。此类情况下,常规信用卡也可配备内置微型计算机(包括LCD显示屏和数字键盘)。除了生成一次性密码以外,还可显示账户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等内容。 尽管首张交互式银行卡早在5年多前就已问世,但仅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发达国家的特定几家银行可向客户提供。 按需”生成”磁条 一家美国公司Dynamics研究出了一项更为奇特的解决方案。就表面意思来说,该卡内的确没有固定的磁条。所谓的”磁条”由该卡内的硬件按需动态生成,而用户首先需要通过卡上集成键盘输入密码。 如果你碰巧忘记了密码,则磁条将无法生成,造成交易也无法进行。此外,该卡也没有通常的16位数卡号:一部分位数并未直接印刻在塑料卡片上,而在输入密码后显示在卡上的微型显示屏上。 指纹确认交易 密码可能是保护自己银行卡的强大武器,但对于健忘且无法保密的人而言几乎毫无用处。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聪明过头”持卡人将PIN码写在卡片上,随后就连卡一起丢失了。 基于生物统计的验证方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家总部位于挪威的公司Zwipe与万事达卡合作,目前正在试验以确定在信用卡上集成指纹扫描器的可能。一旦成功推广的话,以后确认交易只需将手指按在卡上接触片即可确认交易。 量子技术将大有可为 尽管已研究了数十载,但完全可操作量子计算机仍然遥不可及。但希望依然存在:量子技术的某些功能可用来创建无法伪造的标识符。 来自屯特大学和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荷兰研究人员计划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理念运用于信用卡和个人证件上。尽管这项技术依然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的模型目前正在开发之中并有了正式的名字-量子安全认证(QSA)。 一张普通塑料卡片的一小部分涂有一层非常薄的氧化锌(又称”锌白)。随后再小心地对该部分进行激光光子扫射。当射到纳米粒子时,光子会在氧化锌层内部随意反射。这一过程能够改变粒子层的光学性质,进而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秘钥。 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有人对此类银行卡发射一系列激光脉冲(例如:’提问’),他们会收到一个确定的反射模式(例如:’回答’)。独一无二的’提问-回答’组合包被保存在银行数据系统内,并被用于验证秘钥。 犯罪分子将无法在交易过程中拦截提问-回答组合包。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入侵该安全系统,伪造的银行卡必须大小完全一样,此外也必须满足位置和纳米粒子其它参数上的一致,如此才能保持和原卡的精确一致。但由于工艺实在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行。 QSA开发人员表示,尽管这一技术理念看似复杂,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因此要部署这一技术相对简单且价格低廉。 快中有慢 银行立刻部署上述安全系统的可能性很小。金融业通常都相当保守,且真正大规模部署该项新技术需要耗费巨额成本。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相当确定支付方法创新将首先出现在非银行类的服务中:例如,类似于已为人们熟知的Apple Pay或Google Wallet的新支付系统;或像Coin、Wocket和Plastc这样前途光明的”黑马”(我们将在以后与您分享有关它们的故事)。

未来的办公室将变成什么样子?

你是否有想过10年后的大部分办公室将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出现在”科幻小说”中一些虚构的高科技设备:进门处的视网膜扫描器;具有人工智能的机械战警;在一间豪华会议室的老板3D影像等—所有这些科学幻想只是对当今现实生活的复制,并加入了极客对于数字世界的无聊想象。 现实毕竟还是现实,没有还多天马行空的东西,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更让人感到震撼。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目前尚存争议的办公趋势,但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让我们所熟知的办公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你甜蜜的家 从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连篇累牍的相关文章来看,似乎在家工作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统计数据的支持:此类家庭办公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中。 尽管美国固定远程工作的总人数并未超过5%,但临时被雇佣进行远程工作的人数已达到美国总雇员人数的一半左右。 远程家庭办公室的蓬勃兴起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当时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顶峰。但近几年,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某种程度上已经稳定。全美固定远程工作的总人数(包括自由职业者)并未超过群过总雇员人数的5%。 而与此同时,临时的远程工作则成为了一种更普遍的现象。今天,你坐在公司的办公室内工作。第二天,你却在飞机上准备PPT演示文稿。随后,你又坐在另一座城市的咖啡厅内回复邮件。这几乎是一半美国人工作方式的真实写照。 哪里都是你的办公室! 任何曾经远程工作过的人,都非常享受去公司现场工作的时光,至少第一个小时的确如此。大量研究证明与工作同事的近距离接触(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据Strategy Plus consultancy统计,在最繁忙时办公室空间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2%,灵活并能重新组合的开放式空间为员工提供了更多近距离沟通的机会。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必须坐在一起工作。减小个人的工作空间将能有效降低办公空间闲置率,同时还能提升工作效率。这一理念在挪威Telenor电信公司内被证明相当有效,该公司早在2003年就部署了这一系统。 Google和IBM同样是共享工作空间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在咖啡机旁交流工作 大部分人都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公司最重要的决议并非是在会议室讨论出来的,而通常是在咖啡机或饮水机旁。 如今的办公室格局设计师将这一理念奉为金玉良言,并加入了一些科学的思维。在一些”最时髦”办公室,其内部格局设计都有助于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在此类”重要决策区域”进行一些’未经计划’的小型会议。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各个部门的所有咖啡机和饮水机都被装在了一个大型的”聚集区域”,公司的所有员工被迫只能在这个区域和同事进行工作交流– 这些方法已被Google和三星的开发部门所采用。 躺着工作和思考 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式的”办公桌+办公椅”工作区域很可能将在一些公司的办公室内消失。这样的做法并非是为了节省办公场地租赁成本,而为了员工的健康考虑。 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被证明对健康有极大的损害。举个例子,据一项研究显示,一名年龄在45岁的员工每天坐在办公室超过11个小时的话,其在未来3年过世的几率将比平均值高出40%。 一家荷兰的艺术建筑公司RAAAF决定通过建造一间带有实验性质的工作室来解决这一问题。该工作室被戏称为’The End of Sitting’(久坐终结者),内部架构与传统的办公空间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场。在里面你无法像传统办公场所那样正常端坐,因为里面到处堆满了塑料叠层板。但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躺着、站着或将自己夹在两块板之间的狭小空间,甚至还可以蜷缩在一个球里面。由于没有特定工作区域可以让你长时间舒适地端坐不动,因此在工作时每个人都被迫需要到处走动。 为了让这个实验尽可能地真实,一群’年轻的专业人士’被安排在这间”办公室”内工作3周时间,并能够顺利地进行工作。实验结果证明,尽管参与者都抱怨双脚走动得有些疲惫,但明显感到比传统办公室更有活力。要显示实验的公正性似乎邀请一些更’年长’的员工参与更有说服力,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专家最终还是决定暂时终止实验。 站住!来人是谁? 男孩子是不是都觉得指纹和视网膜扫描器看起来非常酷且颇具未来主义风格!然而一般来说,办公室目前最可行的门禁控制是基于可编程的电子锁,比方说用智能手机开门。 该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价格低—此类电子锁已被用于大众市场的智能家庭配置。每一名员工都会收到一个灵活配置的安全配置文件并使用临时数字证书开门进入。虽然即简单又高效,但没有特定配置智能手机的外人将难以进入。

CES 2015:四大可怕关键科技趋势

201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15)作为一场科技界的盛会,集中展出了众多新科技,每一项各家科技网站的记者都曾多次报道过。对于完全沉浸于信息安全世界的我而言,参加本次展会的心情可谓相当复杂。 一方面,CES展出了在未来5-10年内值得期待的主要科技趋势:智能家居、联网汽车、虚拟现实以及生物识别/医疗保健领域的身体状况传感器–即目前最热门的’物联网’概念。 另一方面,开发商和供应商对待用户数据的随意态度令人震惊。除了缺少例外情况以外,我还注意到像隐私、安全和加密这样的重要方面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市场渴望推动这一科技,因此不遗余力地宣传’物联网’概念。相关的问题类似于’需要收集什么类型的数据’和’谁将接收这些数据以及如何接收?’,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会不会询问用户是否愿意外泄自己的数据?’不是被忽略,就是以供应商想要的方式进行询问。 https://plus.google.com/u/0/116816299317552146445/posts/fj1GbdvSVpp 在展会上,每次我想向展商提出这几个简单问题时,总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好像自己身处星球大战的克隆人部队中,而这些”克隆人士兵”都被皇帝帕尔帕廷下令执行”66号密令”。比较友好的厂商都会将我看成疯子:”伙计,你在说什么呢?我们在说的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无论如何用户将必须接受万一隐私遭到侵犯的情况发生!” 因此用户隐私遭侵犯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有任何尝试窃取我的隐私权的话,我一定会非常愤怒。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写这篇博客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你们的重视,换个角度来重新审视CES上的主要科技趋势。 1. 无人驾驶汽车 坦白说,我并不认为我们迫切需要无人驾驶汽车。这一营销策略的宣传口号是:减少交通事故中的人为因素,进而最终完全消灭。这听起来的确合情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涉及的是劳动力市场和人员雇佣问题。显然,最渴望使用无人驾驶汽车的将会是出租车公司。仅纽约一地,就有4万辆出租车。如果要计算全世界出租车数量的话,这一数字根本无法想象,几千万辆都不止。 如果数百万领着微薄薪水却干着辛苦活的出租车司机同时失业的话,全世界的犯罪率将急剧上升。令人好奇的是,目前为止我还未看到过任何有关这两个紧密联系趋势的分析性报告。 然而,上述所提到的状况只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小部分而已。想要将无人驾驶汽车真正推入市场,统计工作极其重要–而要完成整个信息统计工作,需要收集数以万亿计的路线、用户和交通负载等的数据。 无人驾驶汽车并非如普通用户所想象的那样,’自己学习’驾驶汽车:其工作原理仅仅是依靠周遭环境和条件,借助统计数据生成行为模式。而这些模式的生成完全来自对海量已知场景的分析。问题是谁来将所有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当然,除了”我们用户自己”以外还能有谁。 所有有关我们驾驶习惯的数据(例如:我们的行为方式、什么地方应该转弯以及最重要我们行驶的地方和时间)都将被发送至…呃某个地方。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对此提出任何的疑问。但近期打车软件Uber崩溃事件表明这一态势将不会持续太久:许多人发现一些陌生的中介竟然能够实时检测到他们的精确位置。甚至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家中介竟然拥有某人整个一生的所有驾驶路线记录。 从理论上说,无人驾驶汽车和出租车的开发商将竭尽全力保护用户数据免于落入网络骗子的圈套。但遭受威胁的风险依然很高,因此安全努力最终将化为泡影。目前问题在于是否信任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安全和保护是一项复杂且需要大量科学知识的工作,而大部分服务提供商恰恰缺少这项能力。相信他们能够正确保护数据安全就好比相信一个孩子拥有数百万美元一样荒唐。 我并不是说无人驾驶汽车一无是处。我只是想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在将这一技术部署在汽车上并实现商业化之前,有关方面应确保进行相关立法以保护所收集用户数据,以及规范服务提供商采用可靠和透明方法将用户数据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彻底清除。 2. 无人机 今年CES展的许多展台还售卖无人机。此外价格也越来越低廉,大部分售价在199美元–499美元之间。大多数无人机装备有摄像机(极限运动专用相机或可安装智能手机)。同时配备了各种技术—智能稳像算法和基于传感器的导航和飞行系统—同时这些技术依然在不断改进,除了一样东西:飞行法规和侵犯隐私立法。 你只要在YouTube上快速搜索,就能看到许多使用无人机进行的恶作剧,包括:在窗外偷窥他人隐私、秘密监视以及许多成人式的恶作剧。记者John Oliver针对此类事件进行了一系列专题报道。 鉴于目前缺乏有关无人机的适当法规,因此现实中很可能被使用于任何目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有无人机在你家的阳台对面盘旋并录制视频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 就目前而言,无人机并非是很大的威胁。这只是因为该技术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我们都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在以”火箭”的速度发展,不是吗? 3. 医疗/健身传感器 在今年的CES展商,我总共看到了17家提供健康追踪器产品的参展商。可以想象目前该新兴产品的巨大市场规模。智能健身手环有计步、测心率或其它生物特征参数的功能,除了大型厂商以外,一些小型新兴公司也同样生产此类产品,因此市场规模巨大。 作为早期智能手环的使用者,在使用了两年时间后,我深刻感受到此类产品对健身根本毫无帮助。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边驾车边享用早餐

技术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我们所能预测或预知的。接受这一事实,然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机回到上世纪60年代。在那个年代科幻小说的情节中,21世纪的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做各种家务。在过了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这一科学幻想已然成为现实,我们的确拥有了家用机器人-但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小说作者很少有能辨认出21世纪版的机器人技术-小圆型的机器人真空吸尘器。尽管两者的理念非常相似–为人类减轻家务负担–但事实证明其相当单调且过于简单。 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注定要走相似的道路。我们通常所设想的理念类似这样:早上驾车去上班的途中,一边看着早报一边吃着早餐,享受着早晨的美好时光。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我们很多人都会去酒吧与朋友小酌两杯,随后无人驾驶汽车将载着你直接回家。如此,即使小孩、老人和残障人士都能够享受到舒适的驾车体验。 此外,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情况也将大幅降低。自动驾车功能将在两车之间保持最短的安全距离,并有助于实现最高车流量效率。此外,”机器人”不像人一样会受到不同路况或美女的干扰;同样也不会在驾车时睡着和突然头痛。 https://twitter.com/thegooglecar/status/535590615988195328 听起来相当诱人,不是吗?我们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这些理念设想对于普通驾车者是否能成真,对于这一急迫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预测什么时候全自动化驾驶汽车能在大众市场实现商品化就如同彩票中奖一样。 预测什么时候全自动化驾驶汽车能在大众市场实现商品化就如同彩票中奖一样。Google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在过去几年始终希望能这一技术能在2017年开始普及,而雷诺日产联盟领导者Carlos Gohn则预测在2020年。 老实说,此类预测除了能够推动自己公司向一家具有高瞻远瞩的创新型公司迈进以外,并无实质意义。所有未来主义者均同意最初开发的自动驾驶功能将受限于某些特定路况,这意味着驾车者需要在许多情况下避免自动驾驶,且必须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转为人工驾驶。 Proof you don’t need to put anyone behind the wheel to move forward: “Shelley,” the autonomous Audi TTS in 2009.

未来智能汽车将何去何从?人车交互演化分析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以保守而著称。由于驾车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质,因此也完全可以理解。像汽车这样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大家伙”,当然不适合进行一些大胆创新的试验。事实上,车载收音机首次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是汽车正式成为大众商品的数十年之后。 你可以仔细想想,几十年以来汽车构造并未真正意义上发生过太大的改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电子产品无不在日益革新,但汽车行业在创新方面则依然停滞不前。2014年的今天,全新的触屏、生物测量以及手势控制技术已相当普及,但汽车依然还是过去一样四个轮子跑,加上一个方向盘以及2-3种手动控制。 当然,汽车行业专有技术并未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过时。无论是发动机还是转向系统均已大踏步革新,通过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得以实现。然而此类技术革新多数发生在汽车内部,因此并未为普通消费者所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过去相比,发动机功率已大幅提高且油耗大幅降低,同时全新的稳定机制也已出现。然而,驾车者与汽车最先接触的’用户界面’却依然并无太多改变。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期望人车交互有哪些改变? 汽车行业众多企业在未来几年将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被迫在消费者压力、安全合规以及经济效益之间寻找最佳平衡。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汽车用户界面将如何演变,思考这些机会的同时还应关注这一”技术革新运动”将为我们消费者带来哪些好处。 仪表盘换成显示屏 由于出生在数字社会年代的缘故,如今即使蹒跚学步的儿童也会学着在电视机大小的屏幕上滑动或捏拉缩放静态的内容。看着自己的孩子使用触屏时憨态可掬的样子,你完全可以想象在他们长大以后可能早就习惯了使用这些高科技,因此现在开始构建汽车控制系统内的触控显示屏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将老式汽车仪表盘换成触控式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多层菜单设计,只需一个屏幕即可将车内气候控制、娱乐功能以及其他许多内容囊括在内。此外,对用户界面改造只需对某几个固件进行升级即可,根本无需成本昂贵的大规模机械工程。 当然缺点也同样明显:驾车者无法在不看仪表盘的情况下随意进行操控,造成整个操作过程存在危险性且开车容易分心。而在手动控制下,只需凭直觉更改温度设置或在车载多媒体系统上换歌曲。如今我们将彻底告别这个机会了。由于无法感觉到仪表盘上按钮的真实存在,因此可能会造成无法专注于道路状况。也正是由于采用了多层菜单设计,一些驾车者依然无法完全掌握数字车载仪表盘所拥有的众多功能。 Production cars that allow you to race like in a video game https://t.co/cJHOOope2W #security #telemetry #F1 — Kaspersky (@kaspersky) October 21,

智能未来:危险无处不在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并以各种各样产品的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然而,并非所有突破性技术都能像以往那样广泛地引起社会大众的惊呼。比如,移动网络不断提升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没有带给我们太多的喜悦,反而用户的普遍反映是”能不能再快一些?” 很多人在看到最新一代智能电视的时候往往并非对其惊人的画素密度感到震撼,而是惊讶于高昂的售价或产品的奇特形状。并且,似乎也没有人会去关心现有的移动设备都有能力计算出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的飞行路径。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Kim Kardashian(美国娱乐界名媛)的裸体封面照片竟然与宇宙探测器登陆距离地球400万公里的一颗彗星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相当。我注意到了”技术过量”所带了的明显的副作用:我们越来越少对网络安全持谨慎态度了;我们也不再对目前所有网络威胁的数量哪怕再多思考一秒了;而随着技术的发持续展,这些无论是实际还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威胁都有可能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普遍性问题。 #高科技的# #未来# –是否能安全居住? 有趣的是,科学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得越复杂精密和成熟,则越是将人类和我们的世界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那么我们未来世界到底有多么危险呢?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一下”充满危险”的未来科技世界。 房屋与住宅 今天,智能家居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依然是过于奢华的未知产品。然而,无处不在的科技巨人Google和苹果宣称,不出几年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将能舒服地坐在装有各种智能设备的客厅里,目前看来似乎只是个玩笑而已。只需一台移动设备,就能对室内气候环境、灯光、家庭安全系统以及许多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同样的理念还适用于汽车。沃尔沃和宝马已能通过你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提供基本的汽车控制和监控功能。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许多”中型车”很可能将这些功能作为其标准配置。此外,相比于整台的造价而言,车载技术的成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有些系统依然存在着与普通挂锁相同的问题。例如,一个稳固的系统依然可能在遭到精准和猛烈的攻击后,瞬时间被攻破。 此外,一旦不法分子真的获取”钥匙”或有机会得到的话,那要进行一些犯罪活动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将智能手机作为”万能钥匙”使用的话,黑客可以很方便地在数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能入侵受害人的家或汽车,最近有关”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入侵”的演示提供了完美的例子。 Is It Possible to Hack My Car? Find out over at @Kaspersky Daily. http://t.co/UOAMP2hb3K — Kaspersky (@kasper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