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塑料卡片:洞察未来信用卡趋势

在我们最近的一篇博文《银行卡欺诈:针对ATM机的犯罪活动》中,我们介绍了”盗读者”们如何通过其独特的犯罪手段轻松窃取我们的卡内资金。这一犯罪活动之所以依然猖獗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仍然使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银行卡安全系统技术。卡内磁条上的数据以’纯文本’的形式编写,而PIN码只是一段很短的安全数字,因此非常容易被盗。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是唯一保护您银行账户的安全措施。 毋庸置疑的是,金融业每天都因各种欺诈活动而遭受巨额的资金损失,因而他们正不遗余力地部署更为先进的交易安全技术。 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技术非启用芯片的银行卡(或被称为EMV卡)技术莫属。随着欧洲和加拿大大范围采用这一技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复制卡犯罪案数量得以大幅下降。使用读卡器的”盗读者”们不得不转战EMV卡还未普及使用的美国和亚洲地区,以寻求作案机会。 然而,先进的EMV系统可能会对银行卡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是理想选择也无法保护任何所能想象到的威胁—假设盗读技术依然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银行卡。 那未来到底会有哪些类型的银行卡呢?让我们共同一探究竟。 密码和回答 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再加一层安全保护—比如广泛运用于互联网的双重认证方法。 当在线支付时,除了银行卡背面的CVV2安全代码以外,持卡人还需输入随即生成的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手机的、ATM打印的或由银行授权硬件工具生成的代码。如果涉及金额很大的话,双重认证还可以被用于离线交易。 带集成显示屏的银行卡就部署了类似的认证方法。此类情况下,常规信用卡也可配备内置微型计算机(包括LCD显示屏和数字键盘)。除了生成一次性密码以外,还可显示账户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等内容。 尽管首张交互式银行卡早在5年多前就已问世,但仅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发达国家的特定几家银行可向客户提供。 按需”生成”磁条 一家美国公司Dynamics研究出了一项更为奇特的解决方案。就表面意思来说,该卡内的确没有固定的磁条。所谓的”磁条”由该卡内的硬件按需动态生成,而用户首先需要通过卡上集成键盘输入密码。 如果你碰巧忘记了密码,则磁条将无法生成,造成交易也无法进行。此外,该卡也没有通常的16位数卡号:一部分位数并未直接印刻在塑料卡片上,而在输入密码后显示在卡上的微型显示屏上。 指纹确认交易 密码可能是保护自己银行卡的强大武器,但对于健忘且无法保密的人而言几乎毫无用处。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聪明过头”持卡人将PIN码写在卡片上,随后就连卡一起丢失了。 基于生物统计的验证方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家总部位于挪威的公司Zwipe与万事达卡合作,目前正在试验以确定在信用卡上集成指纹扫描器的可能。一旦成功推广的话,以后确认交易只需将手指按在卡上接触片即可确认交易。 量子技术将大有可为 尽管已研究了数十载,但完全可操作量子计算机仍然遥不可及。但希望依然存在:量子技术的某些功能可用来创建无法伪造的标识符。 来自屯特大学和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荷兰研究人员计划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理念运用于信用卡和个人证件上。尽管这项技术依然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的模型目前正在开发之中并有了正式的名字-量子安全认证(QSA)。 一张普通塑料卡片的一小部分涂有一层非常薄的氧化锌(又称”锌白)。随后再小心地对该部分进行激光光子扫射。当射到纳米粒子时,光子会在氧化锌层内部随意反射。这一过程能够改变粒子层的光学性质,进而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秘钥。 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有人对此类银行卡发射一系列激光脉冲(例如:’提问’),他们会收到一个确定的反射模式(例如:’回答’)。独一无二的’提问-回答’组合包被保存在银行数据系统内,并被用于验证秘钥。 犯罪分子将无法在交易过程中拦截提问-回答组合包。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入侵该安全系统,伪造的银行卡必须大小完全一样,此外也必须满足位置和纳米粒子其它参数上的一致,如此才能保持和原卡的精确一致。但由于工艺实在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行。 QSA开发人员表示,尽管这一技术理念看似复杂,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因此要部署这一技术相对简单且价格低廉。 快中有慢 银行立刻部署上述安全系统的可能性很小。金融业通常都相当保守,且真正大规模部署该项新技术需要耗费巨额成本。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相当确定支付方法创新将首先出现在非银行类的服务中:例如,类似于已为人们熟知的Apple Pay或Google Wallet的新支付系统;或像Coin、Wocket和Plastc这样前途光明的”黑马”(我们将在以后与您分享有关它们的故事)。

在我们最近的一篇博文《银行卡欺诈:针对ATM机的犯罪活动》中,我们介绍了”盗读者”们如何通过其独特的犯罪手段轻松窃取我们的卡内资金。这一犯罪活动之所以依然猖獗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仍然使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银行卡安全系统技术。卡内磁条上的数据以’纯文本’的形式编写,而PIN码只是一段很短的安全数字,因此非常容易被盗。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是唯一保护您银行账户的安全措施。

毋庸置疑的是,金融业每天都因各种欺诈活动而遭受巨额的资金损失,因而他们正不遗余力地部署更为先进的交易安全技术。

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技术非启用芯片的银行卡(或被称为EMV卡)技术莫属。随着欧洲和加拿大大范围采用这一技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复制卡犯罪案数量得以大幅下降。使用读卡器的”盗读者”们不得不转战EMV卡还未普及使用的美国和亚洲地区,以寻求作案机会。

然而,先进的EMV系统可能会对银行卡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是理想选择也无法保护任何所能想象到的威胁—假设盗读技术依然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银行卡。

那未来到底会有哪些类型的银行卡呢?让我们共同一探究竟。

密码和回答

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再加一层安全保护—比如广泛运用于互联网的双重认证方法。

当在线支付时,除了银行卡背面的CVV2安全代码以外,持卡人还需输入随即生成的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手机的、ATM打印的或由银行授权硬件工具生成的代码。如果涉及金额很大的话,双重认证还可以被用于离线交易。

带集成显示屏的银行卡就部署了类似的认证方法。此类情况下,常规信用卡也可配备内置微型计算机(包括LCD显示屏和数字键盘)。除了生成一次性密码以外,还可显示账户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等内容。

尽管首张交互式银行卡早在5年多前就已问世,但仅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发达国家的特定几家银行可向客户提供。

按需”生成”磁条

一家美国公司Dynamics研究出了一项更为奇特的解决方案。就表面意思来说,该卡内的确没有固定的磁条。所谓的”磁条”由该卡内的硬件按需动态生成,而用户首先需要通过卡上集成键盘输入密码。

如果你碰巧忘记了密码,则磁条将无法生成,造成交易也无法进行。此外,该卡也没有通常的16位数卡号:一部分位数并未直接印刻在塑料卡片上,而在输入密码后显示在卡上的微型显示屏上。

指纹确认交易

密码可能是保护自己银行卡的强大武器,但对于健忘且无法保密的人而言几乎毫无用处。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聪明过头”持卡人将PIN码写在卡片上,随后就连卡一起丢失了。

基于生物统计的验证方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家总部位于挪威的公司Zwipe与万事达卡合作,目前正在试验以确定在信用卡上集成指纹扫描器的可能。一旦成功推广的话,以后确认交易只需将手指按在卡上接触片即可确认交易。

量子技术将大有可为

尽管已研究了数十载,但完全可操作量子计算机仍然遥不可及。但希望依然存在:量子技术的某些功能可用来创建无法伪造的标识符。

来自屯特大学和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荷兰研究人员计划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理念运用于信用卡和个人证件上。尽管这项技术依然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但基于量子的安全系统的模型目前正在开发之中并有了正式的名字-量子安全认证(QSA)。

一张普通塑料卡片的一小部分涂有一层非常薄的氧化锌(又称”锌白)。随后再小心地对该部分进行激光光子扫射。当射到纳米粒子时,光子会在氧化锌层内部随意反射。这一过程能够改变粒子层的光学性质,进而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秘钥。

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有人对此类银行卡发射一系列激光脉冲(例如:’提问’),他们会收到一个确定的反射模式(例如:’回答’)。独一无二的’提问-回答’组合包被保存在银行数据系统内,并被用于验证秘钥。

犯罪分子将无法在交易过程中拦截提问-回答组合包。任何尝试潜入系统的其它探测器将破坏至少一部分光子的量子状态,并导致攻击者的整个入侵过程以失败而告终。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入侵该安全系统,伪造的银行卡必须大小完全一样,此外也必须满足位置和纳米粒子其它参数上的一致,如此才能保持和原卡的精确一致。但由于工艺实在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行。

QSA开发人员表示,尽管这一技术理念看似复杂,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因此要部署这一技术相对简单且价格低廉。

快中有慢

银行立刻部署上述安全系统的可能性很小。金融业通常都相当保守,且真正大规模部署该项新技术需要耗费巨额成本。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相当确定支付方法创新将首先出现在非银行类的服务中:例如,类似于已为人们熟知的Apple Pay或Google Wallet的新支付系统;或像Coin、Wocket和Plastc这样前途光明的”黑马”(我们将在以后与您分享有关它们的故事)。


此外,重要的是运用于这些复杂精致的银行卡内的所有高科技并非完美无瑕,这是因为在部署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EMV银行卡就经常出现漏洞。在这方面主要的安全问题是:如果大多终端无法读取安全芯片上数据的话,持卡人则会转而选择老式的磁条,因此为了反向兼容考虑,新的安全技术将无法推广和普及。这将最终导致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在买二手iPhone手机时如何避免上当

私下交易市场往往充斥着各种骗子。许多人会通过类似于易趣的网上拍卖和网购平台购买智能手机和其它手机配件。 每天有数千种手机配件在这样的网站上进行交易,其中就包括了流行的苹果设备。那些想在网上购买/卖出手机的人可能会遭受各式各样的欺诈,因为有些第三方买家/卖家很可能就是网络骗子。本篇博客将为您提供目前最流行的几种欺诈方法。 1.价格过低和预先付款 如果有卖家的货品价格极低且需要预先付款的,这时候你就要留一份心了。这样的卖家通常有理有据(例如:急需用钱和免费赠送两台类似设备等)–一旦付款后,你收到的很可能是一台二手设备(而不是事先说好的新货)、损坏的设备或根本什么都收不到。大多数情况下千万不要在收到货品前预先付款。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卖家的信誉度极高—比如有几百个好评的易趣账号。 2.损坏的设备以及塞满蜡烛和废纸的包装盒 甚至一些本地实体店和网上商城都会欺骗你。许多骗子以电池电量过低需要充电才能打开,因此不能立即检查的借口向实体店出售损坏的设备。这些骗子都是老手且巧令辞色。 当受害人满心欢喜地拿着新买的设备回家后,打开包装才发现根本就不能使用,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相同的情况也在那些通过Craigslist免费广告购买iPad Mini和iPhone 4S手机的人身上时有发生。骗子卖家一旦收到货款后,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受害人根本无从寻找。受害人打开包装盒,满怀期待的苹果设备不翼而飞,只剩下一块熔化的蜡烛和一本笔记本。 3.使用安卓系统的中国山寨iPhone手机 许多人明知是中国生产的山寨iPhone手机也会去买,只是因为价格便宜。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有时候山寨的却被当成正品来卖。有些山寨手机从外观看上去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比如,在这段视频中,你们可以看到一款以Goophone品牌出售的山寨iPhone手机。你能分辨出它的真伪吗? 有一个简单的技巧可以检查是否是山寨机。由于山寨iPhone手机运行的是安卓操作系统,因此你只需开机看看支持哪种应用商店:Google Play(山寨)还是App Store(正品iPhone手机)。 4. 被盗设备 如果你打算买二手iPhone手机,收到被偷手机的机会很大。没有一种可以直接验证的方法;但可以间接调查是否是偷来的。查看卖家资料和其他买家的评论。浏览由该卖家账号发布的其它广告。如果你想亲自检查的话,可以比较包装盒上的代码、序列号和IMEI(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是否与手机设置内所提供信息相符。 5.翻新机 购买原厂翻新iPhone手机可以为你节省部分额外费用,因为原厂会仔细检查机器的内部和外部,并细心修正所有存在的问题。如果是第三方公司翻新的话,机器的维修质量将无法保证。 6.远程锁定和勒索 谨防不法之徒!有时候,当你购买了一台二手手机后发现”发现我的iPhone” 功能(仅iOS 6及以上版本)被锁住了。不久之后,这些不法之徒会恐吓受害人:例如,受害人所购买手机是他们被偷走的手机,并威胁要报警。要想让设备正常工作,可以在购买之前重置为默认设置。 如果你想出售自己用过的手机,确保已清除里面的所有资料。否则的话,那就要做好被勒索或敲诈的准备,尤其是内存卡里还存储了重要信息的手机。如果真的不幸发生的话,应该立即将手机远程锁定。 7. 虚假网店和不正当的买家/卖家 有时候网络黑客会建造一些临时的网站,事实上却是虚假的网上商场,目的旨在收集信用卡信息和其它敏感数据。受害人因在这些网站上出售手机而导致自己的详细银行信息遭泄露,里面的钱也被转走。此外,这些数据还会被用于从你的信用卡内窃取资金。 8.抢劫、假币、欺诈和其它一些老式的行骗方法 如果你从本地卖家手上购买二手iPhone手机的话,为了防止被抢劫,记得在有免费Wi-Fi的公共场所交易,并现场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如果是付现金的话,最好支付准确的数目。这不管对卖家还是买家而言都有好处,这样可以防止找钱时收到假币。千万不要向对方换零钱。时刻保持警惕,也不要碍于面子而不多数两遍钱或多检查几次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