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全新”聊天机器人”的世界

随着在线文字聊天愈加流行,各种聊天机器人也层出不穷。有时只是为了单纯替代现实中的公司,而有时却拥有特殊功能。企业方面对聊天机器人有着极大的需求:作为’员工’使用但不需要支付任何酬劳;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情绪;他们严格按照编程行事。在Telegram机器人平台全面开放API后,聊天机器人的受关注程度几乎达到了顶峰。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愈加发达,相比说话交流人们更愿意用文字消息进行聊天。而且据调查,有约有65%的人相比通电话或面对面谈话,更喜欢使用WhatsApp在线输入大段冗长的文字进行沟通。有些人甚至在开车时也会输入消息,尽管我们知道这样做十分危险。说到家庭传统方面,家庭成员们尽管还是围坐在餐桌旁用餐,但互相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是低头用手机发送短信或消息。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需要交谈,太多的关系需要维护—而数字世界则简单多了,完全能以自己的节奏与他人作交流,相反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在现实世界中的交谈:有时谈话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始也不知道如何结束,在心情不佳的时候更是不愿多说哪怕一句话。

随着在线文字聊天愈加流行,各种聊天机器人也层出不穷。有时只是为了单纯替代现实中的公司,而有时却拥有特殊功能。企业方面对聊天机器人有着极大的需求:作为’员工’使用但不需要支付任何酬劳;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情绪;他们严格按照编程行事。在Telegram机器人平台全面开放API后,聊天机器人的受关注程度几乎达到了顶峰。许多公司纷纷开始自主研发聊天机器人:客户服务机器人、技术支持机器人、培训机器人、信息机器人和色情机器人等等。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真的需要除真人以外的聊天机器人吗?我们人类是内心复杂的动物:即使在使用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装置时,也会对物件产生感情—将爱车当成自己的女友/男友或为自己的iPhone手机取名等等。

自从有了聊天机器人,我们似乎能将某些情感投射到这些编辑好的脚本上,并开始骗自己这些机器人是有生命的,同时赋予它们根本不存在的个性。考虑到苹果的现代聊天机器人之母Siri,这一现象并不算新鲜。

思考一下这样的可能性。假设聊天机器人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世界每家公司都将研发1-2种—甚至单独为每一场营销活动研发一种。事实上,这一切正在发生。

到时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变成怎样一个模样?未来人们的通讯录中,人工智能联系人将占大多数,而真人将只占很小一部分。聊天机器人会与你聊天,向你发送表情符号、标签、猫星人照片和链接等等。但小心被骗—他们还会学习你的行为并想尽一切办法向你推销自家的产品。

如果还是用原来心态管理未来技术的话,就可能出现上述这些情景。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网络安全问题就在眼前。聊天机器人是社交工程和犯罪的”重灾区”;它们会分析对话者的行为并从中学习。

网络钓鱼、勒索软件以及登录凭证、身份和信用卡盗窃—一旦网络黑客掌握了最新的强大工具,比如:利用受害人行为模式诱使其落入陷阱,如此便能很方便地实施各种网络犯罪行为。基本来说,任何受病毒感染的机器人所说的都将是你渴望听到的话,因为这样你就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了。

这些只是最普通的黑客攻击手段。这方面最可怕的黑客技术还未开发出来。比如身份复制?聊天机器人是一种双向沟通方式:当你和它聊天时,它会很快吸收学习。而且只要设置得当,它不仅能更高效地和你聊天,还能复制你的谈话行为并交给第三方。顺便提下,这就是Google的Allo聊天应用内聊天机器人所做的工作。

一旦有受病毒感染的机器人能使用你的登录凭证并模仿你在线聊天的方式,然后试图破解你的手机银行账号,或在类似于Slack或Lync的企业聊天系统中冒充你,这时你该如何应对?尽管有些许科幻小说的元素,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小。

好好想一想—这是我们希望从聊天中得到的享受吗?

我的个人意见是坚决抵制。我并不是彻底否定聊天机器人,也并不认为它们会走向失败。恰恰相反!我可以完全肯定一旦其技术超越了人体的局限性,根本就不需要很多。只需一个机器人就够了— 提供各种支持、和你聊天、管理会议日程以及其它各项事务。我认为具有机器学习能力的私人助理绝对有用武之地,且无论从科学还是经济角度而言都潜力巨大。

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要比任何一个网络安全问题都要严重得多。现实中,目前全球仅有5家公司能开发出”全球聊天机器人”且从中受益,分别是:苹果、 Google、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

这些公司通过处理大数据(海量数据!)开发出世界顶级的机器人服务。由于能访问数拍字节的个人数据,使得这些公司的机器人成为全球最具智能化、匹配度最高、结果最精确同时也是学习速度最快的聊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目前是否已大批量投入使用了呢?事实上,我们早已成为这些大公司的测试人员。

强大的聊天及机器人能够代替真人交流—并成为世界主流

可惜正如你所见,聊天机器人并不只是单纯聊天这么简单—它的功能是聊天,但并非是开发出来的目的。说到开发它们的目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只会让很少一些人受益—其中即包括网络犯罪。

千万不要”晒”带条形码的机票(门票)!

如今,无论是安全专家还是时事评论员都在不遗余力地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机票”晒”到网上。许多人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但有些人则对这一警告视而不见。为此,我们常常能在社交媒体尤其是Instagram上看到不少人晒出的机票照片。只需搜索”机票”两字就能找出一大堆这样的晒图。

提示